以上是新员工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 。老员工社保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根据规定,当年个人缴费基数应按上一自然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确定 。去年工作不满一年的员工,工资总额除以实际工作月数 。工资总额构成和缴费基数上下限的规定同上 。
02公积金的缴纳标准也与员工的工资挂钩 。
从入职第二个月开始,单位应为新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月缴费额为员工月工资之和乘以当年单位与员工住房公积金的缴费比例 。老员工按照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乘以员工与单位各自的缴存比例确定其缴费金额 。
需要注意的是,本市公积金缴存额有上限和下限,其中上限原则上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分别乘以本年度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之和,下限原则上由本市职工最低工资乘以本年度单位和职工缴存比例之和确定 。2021年上海市职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各为5%-7% 。在上述比例范围内,单位可以自主确定贡献率 。
此外,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可以自愿参加补充住房公积金制度,缴存比例各为1%-5%,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缴纳住房公积金是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而补充住房公积金不是 。
提示:
社保缴费年度和公积金缴存年度均为当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即每年7月,新增社保缴费和公积金缴存基数将根据上一自然年度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整 。
比如2020年上海市区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10338元/月,最低工资为2480元/月 。自2021年7月1日起,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31014元/月 。考虑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为减轻企业负担,两年后下限到位,从2021年7月1日起调整为5975元/月 。
住房公积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最高缴存基数不超过31014元/月,最低不低于2480元 。不同比例的存取款上限和下限见下表:
5.用人单位能否同意员工不缴纳或少缴纳社会保险费和公积金?
01你能同意不交或少交社保吗?
新员工入职时,一些用人单位会以更多的工资或补贴为诱饵,与员工协商缴纳或少缴纳社会保险费 。作为初入职场的新人,应该知道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这一义务不能通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协议来改变或放弃 。双方达成的任何少付或不付的协议都没有法律效力 。
在此,我们提醒职场新人,如果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在患病、生育、工伤、失业等情况下,无法享受社保基金相应的保险待遇 。如果用人单位少交社会保险费,也会影响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享受 。比如在工伤保险待遇方面,一次性医疗补助、一次性伤残补助等工伤待遇与职工工资挂钩,社保机构会根据单位申报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费用 。如果实际工资为10000元/月,但缴纳社保时申报的工资标准为5000元/月,社保机构按照实际申报的5000元/月计算员工的工伤待遇,实际损害的仍然是员工自身利益 。此外,从长期来看,养老金待遇也与个人缴费基数、个人账户累计本息存储等因素有关 。在相同缴费年限下,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累计本息存储越多,未来退休时养老金待遇越高 。不交或少交社保会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 。
职场新人不应该贪图短期利润而损害长期利润 。
02你能同意不缴或少缴公积金吗?
住房公积金是职工的法定住房基金 。《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规定》都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因此住房公积金具有强制性和排他性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纳公积金,违反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属于无效约定 。职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补足住房公积金 。当然,关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只要不违反规定的比例下限,用人单位可以自行决定 。
6.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保费用和公积金怎么办?
01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障费的 。
从业人员上岗后发现用人单位未缴纳或少缴社会保障费的,可按规定向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投诉,要求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纳或补足 。提醒职场新人,社保管理部门与缴费义务主体之间存在托管和被托管的行政法律关系 。因欠缴或拒缴社会保险费引发的纠纷不属于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范围 。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劳动者正确的救济方式是向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投诉,要求社会保险费征缴机构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
当然,并不是所有社保纠纷法院都不会受理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社会机构无法补发的,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障待遇 。劳动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的,属于法院受理案件范围,可以向法院起诉 。
推荐阅读
- 五联疫苗都是哪五种 五联疫苗包括哪些
- 床上用品四件套包括什么
- 五险一金交多少(社保个人交好还是公司代缴好)
- 法律上直系亲属都有谁 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 辞职后待业后五险一金怎么处理 辞职后五险一金怎么处理
- 五险一金包括什么 五险一金指什么
- 全包装修包括家具不 全包装修注意细节
- 丁未日生于各月的运势
- 家庭的社会功能包括婚配和生养子女,早早的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对孩子成
- 直系亲属婚配类型包括,哪些是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