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写作入门:98%的人思考方向就全错了( 五 )


所以这给到我们文案写作一个大大的惊叹号:
「毫无目标的创意, 就像穿着奇装异服的路人, 充其量不过是人们插身而过的谈资 。 」
于文案写作而言, 是为大忌 。
文案写作应永远围绕着“改变用户态度”, 即, 让用户对产品的「独特好印象」牢牢的紧缩进「心智记忆」中, 当用户有需求的时候, 就能将产品列入候选名单甚至唯一候选 。
因而, 我们思考文案, 就是思考如何为产品在用户心智中构建持久的记忆, 有三个科学的认知记忆策略可以达成:
认知精细加工:为产品写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故事, 让用户对产品独特优势进行深度加工
比如拖车来了, 没有绳子, 用牛仔裤当绳子(强调韧性)
自我参照效应:问用户问题, 将自身产品与最知名同类品牌构建关联
比如喝了不发胖的可乐, 与可口可乐关联
认知区别性加工:找到产品与众不同之处, 构建场景
比如可以当凳子的电脑包、因弹力太好被禁赛的运动鞋
外行看文案看的是文字艺术, 内行看文案看的却是战略艺术 。
文案归根结底是产品(品牌)战略的终端艺术展示, 卓越的文案离不开对战略思想的彻悟, 对产品的用心体验、对用户的感同身受 。
如此, 方为文案人的“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
参考权威索引:
Dijksterhuis,A.,Smith,P.K.,van Baaren,R.B.,&Wigboldus,D.H.J.(2005).The unconscious consumer:Effects of environment on consumer behavior.
Craik & Lockhart (1972)levels-of-processing theory of memory.
Benjafield,J.G(1992).Congi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Martindale,C(1991).Cognitive psychology:A neural-network approach. Pacific Grove,CA:Brooks
Kahneman,D.L.,&Treisman,A.(1982).Charging views of attention and automaticity. In R. Parasuraman and D.R. Daries(Ed.),Varieties of attention. Orlando:Academic.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