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群运营 用户转化及核心关键介绍?( 四 )


明确了粉丝的五大价值之后 , 我们要做的便是获取粉丝 。获取粉丝的渠道有很多 , 可以在线上推广 , 也可以线下推广 。以微信为例 , 我们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个人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来推广社群 。此外还可以通过打造活动吸引粉丝加入 。同样的道理 , 微博、QQ等社交平台也可以拿来做社群拉新服务 。
总之 , 运营社群 , 最离不开的就是粉丝 , 没有粉丝就等于没有了社群的灵魂 。
四、社群粉丝活跃套路:激活老用户 , 吸收新成员社群运营最重要的就是粉丝 。上节中我们谈到社群的核心是粉丝 , 本节我们来谈谈如何让一票粉丝持续活跃 。
产品运营者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起初粉丝都很热情 , 一起讨论一起交流 , 可是没过多久 , 潜水的人越来越多 。有些户想要交流 , 却无人回应 。其实 , 这就是社群不活跃的表现 。那么 , 从产品运营的角度来讲 , 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社群的活跃度呢?
1. 利用社群自身的功能和人为的规定避免“僵尸粉”社群要想持续活跃和保持稳定 , 必须利用社群自身的功能和人为的规定避免成为“僵尸群” 。
很多社群的运营者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建群三天必“死” 。也就是说 , 社群无法做到持续活跃 。事实上 , 我们只要认真去思考影响社群持续活跃的几大要素 , 就会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首先是良好的氛围;其次是规则制度;最后是拥有共同的目标、话题 。因此很多运营者从建群第一天起就做到了严格把控 , 例如进群进行必要的说明、修改名称、设置群通告等 。
2. 初始成员筛选要严格社群成员的活跃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成员的带动 。而核心成员往往是初始成员 , 因此 , 对这批人的筛选要严格 。
所谓“同好” , 是指对某事物或行为的共同认可 。正因为“同好”很重要 , 运营者在建立社群初期 , 必须严格筛选初始成员 , 争取第一批种子用户都是优质的 , 而不是先找到一群人(只看量的行为) , 之后再花费时间精力培养 , 如此一来不但吃力不讨好 , 最终还会导致社群成员的活跃度大大降低 。
筛选初期成员 , 要建立在了解社群的连接点和特点的基础上 。例如上述案例中 , 运营者不希望每个成员都是成功的老板和商业家 , 但起码他们有对成功的追求和热爱 , 这种态度是必需的 。
3. 强大和富有责任心的社群管理团队一个活跃的价值高的社群 , 肯定离不开持续运营 。在这个过程中 , 背后往往有一批强大和富有责任心的管理团队在支撑 。这个管理团队 , 既包括一个强大的核心领袖 , 也包括富有责任心的助手团队 。核心用户很重要 , 每天发布早安问候、定期发布课程消息 , 这些都是富有责任心的表现 。成员之间的连接 , 也都是基于这些核心成员产生的 。
4. 优质合理的活动安排一个社群想要保持足够高的活跃度 , 离不开活动 。社群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 增强成员的参与感 。核心成员和意见领袖会经常安排一些培训课程 , 包括一些线下活动 。核心成员还会根据社群成员的实际需求与不同的生活节奏 , 安排许多有趣又有益的活动 。例如 , 每周会有一次线下午茶会 , 邀请群内成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智慧 。如此一来 , 群内成员 , 不论是大咖还是新成员 , 都有积极展示自我的机会 。类似这样的一些优质活动 , 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群内成员的活跃度 。
五、社群赢利变现模式:让社群活下去对产品运营者来说 , 运营社群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 毕竟没有谁愿意费那么大精力运营社群而不追求回报 。换句话说 , 不产生变现的社群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变现也是社群运营乃至产品运营恒久不变的目标 。那么到底社群如何变现呢?下面我们以豆瓣小组“爱生活!爱家居!爱艺术!”为例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
在豆瓣社区中有一个“爱生活!爱家居!爱艺术!”的小组十分活跃 , 成为豆瓣家居小组中的佼佼者 。该组的人数接近40万 , 可以说是豆瓣的一个超级庞大的家居社群 。组长在公告中是这样写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