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张家口城北 , 通往蒙古山口
中蒙俄茶叶之路横跨亚欧大陆 , 始起南方(湘、鄂、闽) , 北越河南、山西、河北 , 过长城 , 穿蒙古 , 到达中俄边境贸易城恰克图 , 再转往俄国各地 , 并延伸至欧洲腹地 , 在车水马龙 , 驼铃悠悠中抒写一时鼎盛 。
晋商担重任 , 商场竞风流
18世纪至19世纪末期的陆上茶叶之路 , 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区延伸到欧洲各地 , 全程上万里 , 陆上茶叶之路以恰克图为中心 , 中俄商人“彼以皮来 , 我以茶往” 。19世纪中叶以前 , 这条贯通欧亚的陆上茶叶之路的贸易一直由山西商人主导 。
在万里“中蒙俄茶叶之路”上 , 中国境内的商人主要是山西人(俗称“晋商”) , 俄国境内的是俄罗斯人 。早在《恰克图条约》签订之前 , 晋商就已经开辟了北京—张家口—库伦一线的通商渠道 , 并在这些地区与俄国商人进行贸易 。条约的签署为晋商提供了极为优越的和平环境 。晋商凭借着先前的经商优势和雄厚的资本 , 迅速将商号开到了归化、包头、库伦、乌里雅苏台、恰克图等地 , 对恰克图开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晋商的介入 , 恰克图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一跃成为商贾云集之地 。八方商人 , 聚集于此 。据清代武夷山衷干的《茶市杂咏》载:“清初茶叶均由西客经营 , 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 。西客者 , 山西商人也 。每家资本约二三十万至百万 。货物往还 , 络绎不绝 。”
晋商是从逃荒、谋营生、走西口逐步发展起来的 , 他们肯吃苦、善经营;以诚信为本、合作共赢的儒博胸怀逐渐成长为巨商富贾 。肯吃苦是晋商更大的特点 , 据说当年晋商苦功学俄语、蒙语 , 用俄语、蒙语与俄、蒙商人谈生意 , 他们颇具心机 , 还别出心裁 , 改革思路 , 在出口俄国的棉布上印上“双头鹰标志” 。
从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后半叶 , 恰克图成为中俄茶叶贸易的中心 , 而这个贸易主要是依靠晋商来进行的 。当年一辆马车紧靠一辆马车 , 一峰骆驼紧跟着一峰骆驼 , 车辚辚 , 马啸啸 , 绵延不绝 , 尘土飞扬 。这些商队里 , 除了占大多数的晋商 , 还有一些其他商帮 , 他们从内地采购的绸缎、砖茶、瓷器、棉布、水果、大米、蜡烛、大黄、姜、麝香等小百货等带到恰克图 , 交换回马、牛、羊、毛皮、成衣、生革、皮革、工具、毛毯、天鹅绒、银器、纺织品等货物 。恰克图从十八世纪一直到19世纪50年代初 , 贸易额一直保持上升势头 。每年交易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 , 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5%—20% , 当时的俄国仅次于英国 , 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1858年 , 中俄《天津条约》签订后 , 货物交易主要由海上进行贸易 , 交易额急剧下降 , 恰克图茶马互市开始走了下坡路 。到了20世纪初 , 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全线通车彻底摧毁了恰克图市场 , 后来《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 , 俄商深入中国内地直接采购、制造、贩运茶叶 , 加之苏伊士运河开通后 , 欧洲国家直接从海路同中国贸易;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 , 使中俄贸易的重心又一次转移到黑龙江 , 对恰克图市场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 万里茶路走向衰微 。1921年 , 苏蒙联军向“买卖城”的中国北洋 *** 守军发起进攻 , 全城守军和商人英勇还击 , 壮烈殉国 。自此 , 这个被西方人称之为“沙漠威尼斯”的世界著名商城被夷为平地 , 执塞外贸易之牛耳的晋商不得不退出对俄贸易 。恰克图也结束了历史赋予它的使命 , 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 一度从世界商业的中心重归于一个寂寞的边陲小镇 。

文章插图
茶叶之路终点——圣彼得堡
当年晋商开辟中俄万里茶路 , 担当起了国际贸易重任 , 这是历史上的一大创举 。晋商开辟的“中俄茶叶之路”的辉煌历史 , 历经了惊心动魄的商战 , 也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中华商魂 。在中国经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为湖南、湖北两省黑茶 , 福建武夷山红茶产业的发展立了大功 。这条兴盛了近200年 , 连接中俄的万里茶路 , 既成就了恰克图的繁盛 , 也造就了强大的晋商 。
推荐阅读
- 德国啤酒有营养吗 啤酒有营养吗?
- true是什么意思?
- 我想买辆车,红旗轿车怎么样?
- 狗狗的寿命是多久 狗的平均寿命多少
- 电脑右下角老是有游戏在跳怎么办win10 电脑右下角老是有游戏在跳怎么办
- 什么是戈壁土 戈壁土介绍
- 清风徐来花自盛开是什么意思 清风徐来花自盛开什么意思
- 西湖大学是什么性质的大学 西湖大学是什么大学
- 排卵期怀孕几率有多大还是排卵日 排卵期怀孕几率有多大
- 祭灶节的起源是什么?祭灶节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