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琴棋书画” 琴棋书画简介( 三 )


父亲、书法、绘画都可以独立操作 , 象棋则需要对手对质 。
父亲 , 墨书和绘画可能很难抗衡 , 但象棋必须抗衡 , 输赢皆有可能 。甚至“钻石切钻石”都是在决斗中判定的 。
所谓的游戏应该从这里开始 。
就这样 , 中国国粹中的象棋 , 就像浪漫文化、酒茶文化、茶文化一样 , 孕育了我们的象棋文化 。
此外 ,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我们应该拥有悠久的历史 , 并与中国文化一起博大精深 。
而且 , 与其他展现中国文化优雅的国粹相比 , 更需要加上一句“中国智慧” 。
而且 , 它必须是“中国智慧”的标准模式 。
至此 , 棋艺和棋艺 , 扩大了又扩大 , 成为了一种游戏的方式和技巧 。弘扬光明 , 传承于人与世界 , 成为了生活之道 , 成为了“官命”之道 , 成为了“国命”之道 , 智者的游戏成为了智者之道与技巧的游戏 。
而且 , 我认为国际象棋和国际象棋的发展、展示和传承 , 从国际象棋到人类生活 , 不仅与其容易理解有关 , 还与其理解后更有效地应用于生活和社会实践有关 。
比如“人生一世 , 草木皆倒” 。要理解其中的深意 , 就要理解佛教的轮回 。在普通人看来 , 这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谬论——植物和植物可以再生 , 但人不能死而复生 。草木“随季节来来去去”“春风里又长高了一次” , 人死如油灭灯灭 , 无论什么风 , 都不可能再生复活 。他们外形相似 , 但精神不同 , 所以不能相提并论 。但是 , 要说“人生一盘棋” , 还是如上所述的“人事三杯酒 , 来日一盘棋” , 无论是上品还是下品 , 高雅还是低俗 , 都很容易理解其含义并认为理所当然 , 而且比佛道对生活和社会更有实际作用 。无论世界如何变化 , 世界的人性如何复杂 , 每一次变化都有其根源 , 一切都在方圆 , 黑白如棋 。设一局突围 , 围而突围 , 吃而被吃 , 从爱情、婚姻家庭 , 到党群、族群的国家 , 用棋来对付它 , 计如棋 , 定如棋 , 无所谓血肉 , 无所谓生死之痛 , 智者胜 , 胜者胜 。一部《三国演义》 , 诠释的是一场智慧的游戏 , 是一场只有棋子却少有怜悯的大棋局 , 不是吗?
就这样 , 象棋文化中的“中国智慧”显示出它的冷酷与冷血 。
智慧的游戏揭示了冷血的游戏 。不应该是发明象棋的“初心”吗?
游戏可以冷血 , 但智慧要有人性关怀的温度 。
据我猜测 , 象棋的发明者有人类关心的温度 。这个温度包含在象棋规则中 。
象棋比赛 , 首先在于它的规则 。
没有规则 , 你不能创造方圆 。违反规则会伤人 。
丛林以“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为法则 。世界和丛林的区别在于法律的不同 。世界法则是世界和丛林的第一个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区别 。
当国际象棋被设计出来的时候 , 也许有人打算用方圆作为一个比喻——国际象棋是世界的智慧而不是丛林 , 所以有方圆 。
智慧的游戏或博弈始于对人性的关注 , 属于对人性的关注 。
了解这一层可能是了解象棋和象棋技巧的开始 。
流氓不可能是真正的棋手 。流氓就是践踏规则 , 肆意方圆的流氓 。
这样 , 不仅下棋 , 国家与民族 , 民族与民族 , 人与人 , 不要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典范 , 不要在田忌中投机赛马 , 不要把李悝jy认作英雄 , 要果断但不果断 , 要心计而不心计 , 哪怕是公事 , 哪怕是游戏 , 都不要让宝贵的智慧泛滥成灾难 。这个方子 , 又圆又圆 , 为了设计和遵守 , 对人体健康有益 。
这样 , 起源于围棋的中国象棋文化 , 或许还有中国象棋的方式和技巧 , 才能在我们的人生历程和社会实践中真正展现出应有的优雅 , 不违背我们祖先发明的初衷 , 不为古老悠久而骄傲 , 不为同时傲慢自负 , 在现代文明中弄巧成拙 , 不以自己或“国粹”为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