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羊抗小鼠IgG:是用小鼠去免疫羊产生的IgG类抗体 。羊抗兔IgG抗体同理 。
鼠的某种蛋白质(比如某种细胞因子或者膜蛋白)对于羊来说是异物,所以当将鼠的这种蛋白质注入羊体内的时候羊就会产生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当然抗体可能有好几种,其中IgG是最主要的抗体,该抗体就称为羊抗鼠IgG抗体 。
羊抗鼠、羊抗兔的免疫流程:
将鼠或牛的血清分离、提纯免疫球蛋白(IgG、IgM、IgA、IgE依据需要确定),纯化方法请查详细资料(蛋白质纯化、抗体纯化),用纯化的免疫球蛋白(可以考虑使用弗氏佐剂),给羊注射免疫(肌肉),如果要求不是特别高,2-3次免疫即可,间隔7天,最后一针免疫后14天采血;
【免疫学中羊抗鼠IGg抗体,羊抗兔IGg抗体是什么意思?】如果要求很高,4-5次免疫,前两次免疫间隔7天,以后免疫间隔可以10至14天,最后一针免疫后7天或14天或更长时间(21天)静脉采血样(2-5ml即可),测定效价,确定最终采血时间,效价低,可以再加强免疫1-2次 。如果始终效价都很低,说明免疫样品不纯 。
扩展资料:
抗体的发现:
1890年德国学者Behring(贝苓)和日本学者北里用白喉外毒素免疫动物时发现,在被免疫的动物血清中有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 。
将此免疫血清被动转移给正常动物,使后者获得了中和外毒素的能力 。同年Behring又与Kitasato将白喉抗毒素正式用于白喉的治疗,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 。
为此,Behring于190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后来,人们相继发现了凝集素、沉淀素等能与细菌或细胞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统称为抗体;而将能引起抗体产生的物质称为抗原,从而确立了抗原和抗体的概念 。
补体的发现:
1894年,Pfeiffer发现了免疫溶菌现象 。他将霍乱弧菌注射到已被该菌免疫的豚鼠腹腔内,发现新注入的霍乱弧菌迅速溶解 。此外,取细菌免疫血清与相应细菌注入正常豚鼠腹腔也可得到同样结果 。
Bordet将新鲜免疫血清加热30分钟后,再加入相应细菌,发现只出现凝集,丧失了溶菌能力 。据此认为,免疫血清中可能存在两种与溶菌有关的物质,一种是对热稳定的物质即抗体,其能与相应细菌或细胞特异性结合,引起凝集;
另一种是对热不稳定的物质,称之为补体,它是正常血清中的成分,无特异性,但具有协助抗体溶解细菌或细胞的作用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免疫学
通俗一点说:羊抗兔抗体复就是由于兔子的某些物质进入到羊体内,羊便产生一种蛋白质(即抗体)来消灭它 。这种蛋白质叫抗体
抗原:是外来的入侵物质,比如对于人来说感制冒病毒就是抗原(可以理解为引起抵抗的原因,简称抗原);
抗体;为了消zd灭这些外来物质,我们身体便会产生一些"Y"形状的蛋白质,叫做抗体(可以理解为身体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