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游春阅读答案 孔子游春是一篇什么文章


孔子游春阅读答案 孔子游春是一篇什么文章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问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孔子游春是一篇什么文章,孔子游春阅读答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者 , 启子比德焉 。
2、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 , 深者不测 , 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 , 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 , 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 。
3、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
4、”编辑本段点评:面对司空见惯的流水碧波,孔子竟然能从中发现如此深奥的道理 , 并巧借流水教导弟子 , 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像水一样 , 做真君子;有德行,哺育众生 , 永不停歇;有情义,谦下和顺;有志向,无惧无畏;而且还善于教化别人,洗净人们内心的污垢……孔子并没有居高临下的空洞说教 , 而是临水沉思,借水喻人,发人深思 。
5、孔子伟大的人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于此可见不一般 。
6、编辑本段导航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桃红柳绿 , 草色青青,春风荡漾 , 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
7、河水也涨起来了,泛起阵阵的微波,南来的燕子在水面上掠过,转眼间飞出去很远、很远 。
8、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一切都显得富有生气,在这样的时节,到郊外的河边游玩,该是多么令人惬意的呀!两千多年前的一天 , 大学问家、大教育家孔子就带着他的弟子们来到泗水河边,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他们畅谈、高歌……享受着自然、人生的美好 。
9、课文《孔子游春》由写景入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泗水边绚丽灿烂的春景图 , 仿佛让读者也身临其境,和孔子及他的弟子们在泗水河畔游赏,聆听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为他们师生之间的亲和而感叹 。
【孔子游春阅读答案 孔子游春是一篇什么文章】10、文章共19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第2自然段 , 写在大好的春季 , 孔子和弟子们到景色宜人的泗水河畔游玩 。
11、第二部分是第3~9自然段,写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从中看出深奥的道理,弟子们很惊讶 。
12、第三部分是第10~19自然段,写孔子听弟子子路、颜回畅谈志向,兴奋之至 。
13、这篇文章对泗水河畔景色的描写十分优美,讲孔子和弟子们在河畔游玩的其乐融融的景象表现得淋漓酣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的启迪 。
14、我们可以凭借这些词来记住文章的线索:本文描述了孔子带领弟子们到泗水河畔赏春 , 巧借河水教导弟子们的故事 。
15、编辑本段课文精彩段落欣赏点评阳光普照着大地 。
16、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 。
17、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 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品读:这段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讴歌了美丽的大自然,描绘出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之处,为全篇奠定了基?。?也为下文孔子论水作下了铺垫 。
18、后文写了孔子的循循善诱和师生情谊,这正不如母亲般的春天一样美好吗?欣赏相信读了这部分内容,同学们一定沉醉在这段文字弥漫出的浓浓美感里了 。
19、第二句是在写泗水河畔的春景 , 虽然著字不多,但却晕染出春天泗水畔的色彩 。
20、你瞧——阳光普照,眼前一片明亮、灿烂,桃花开了,殷红如云;柳树绿了,摇摆着柔美的身姿 。
21、那嫩嫩的草儿 , 青得逼你的眼,这景象真是令读者也眼前一片明艳 。
22、春风习习,它轻轻的,柔柔的 , 想必它像是柔软的小手抚过脸庞 。
23、春风是优美的,美得似悠扬的琴声……这样明媚的春光 , 大自然也越发的美好 。
24、四两句用总分的形式写大自然像伟大的母亲 。
25、第三句总写,第四句则是具体写,从地上写到空中,把大地比作伟大母亲的胸怀,用森林比作她的长发 , 以太阳比作母亲明亮的眼睛,微微的春风就像是母亲的轻轻絮语,这些比喻非常形象 , 尽情抒发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喜爱 。
26、最后,用省略号来结束这段文字,给读者留下无穷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
27、这段文字绘就了孔子和弟子们游赏的背景,给人以美的意境 。
28、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 , 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 , 她好像有德行 。
29、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她好像有情义 。
30、水穿山岩 , 凿石壁,从无惧色,她好像有志向 。
31、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她好像善施教化 。
32、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 , 她好像很纯洁 。
33、水小可成滴,大可成洋,他好像很有气量 。
34、水胸怀志向,百折不回,她好像有韧性 。
35、由此看来 , 水是真君子?。?【欣赏】浪漫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 孔子的心情却不平静,浩荡的泗水撩起他飞扬的情思,在弟子们疑惑的目光里,在他们好奇的探询下,便有了孔子这一段充满智慧和灵性的宏论 。
36、他意味深长地说出来,其中的深长意味究竟何在呢?君子是对人格高尚的人的敬称 。
37、而水在孔子的眼里就是君子 , 而且是真君子 。
38、在孔子的眼中 , 水具备了君子所有的品性 。
39、水似乎有德行,你看它奔流不止,没有固定的形状,向下流去,和顺温柔,真似君子温文尔雅恬淡的性情 。
40、而穿山岩、凿石壁的水又似乎拥有刚强的一面,胸怀志向,百折不挠 。
41、水又能洗涤万物的肮脏 , 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彩,多像教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君子风范 。
42、在列举了水的诸多品性之后,用“由此看来”做一总结 , 归纳出水是真君子的论断 。
43、古人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敏锐的洞察力 , 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 。
44、那么孔子为什么跟弟子们说起这些呢?孔子是一位善于教育的老师 , 在这里他通过自己对寻常之水的领悟来启发弟子成为翩翩君子应努力的方向 , 虽不是直接的灌输和说教,但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
45、编辑本段写作技巧在系列的活动中突出重点写春暖花开,柳绿桃红的时节,人们外出踏青赏玩 , 古人称之为“游春”,今人称为“春游”,意思相差不多,但游春主要是春(看景),春游主要是游(游玩) 。
46、在这游赏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场景 。
47、比如这篇《孔子游春》中就有对泗水春景的描写、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师徒三人谈论志向等情景,人物的一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画面 。
48、作者对人物一系列活动中的每一个场景并没有平均用力去写,有的写得具体详细,如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听弟子说志向;有的则简略概括,如师生在泗水畔抚琴歌唱,使文章显得跌宕起伏、错落有致,重点突出 , 使读者对孔子及弟子们的游春活动留下较深的感受和印象 。
49、这样的表达对我们同学有何启示呢?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会经历许多的活动,这其中有些活动内容丰富,不限于一个环节,可能是由多个阶段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单元构成 。
50、如果我们要以这些活动为写作内容,完成习作时,我们该如何处理材料,进行布局呢?我们可以借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使用的方法,将活动中的某些重要环节做具体的描述 。
51、像《孔子游春》中孔子观水而发宏论这部分写得是很具体的,先叙述孔子观水沉思引起弟子们的好奇,然后写弟子们的探询 , 再写孔子的富有深意的回答,最后写弟子们听后的反应 。
52、虽然只是全篇文章中一部分,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的却是完整而清楚 。
53、如果一篇文章有了这样具体的环节,又怎能不会令读者印象深刻呢?而《孔子游春》中孔子听子路、颜回谈论志向的那部分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
54、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真切可感的具体画面,使读者进入了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
55、对系列活动做全面的介绍并着重具体描写其中的某些环节,这样,文章便会不落于一般的平铺直叙,也不会陷入繁琐的赘述,而给人一种剪裁得当、行文富有节奏的感觉 。
56、那么在完成这样的习作时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对系列的活动要有总体的介绍,可以像《孔子游春》第1自然段那样对事情做一交代 。
57、其次,无论是概括写的,还是重点写突出的环节,应是系列活动中的部分,不可游离于其他的不相干的内容里去 。
58、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描写了孔子带弟子们所去的游玩地的春景之美之自然,把美景看作大自然母亲的圣体上的一切,这样描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
59、课外补充文中第一个省略号,即“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可补充:滚滚的春雷是她前进的脚步,漫天的云朵是她洁白的衣裙,茫茫的大雾是她神秘的面纱,汹涌的波涛是她深情的呼唤 , 绵绵的春雨是她甘甜的乳汁,粉红的桃花是她绽放的笑脸,清澈的河流是她流动的血液,长满鲜花的草地是她漂亮的绣花鞋 。
60、文中第二个省略号,即“它好像善施教化……”可补充:水若满则溢,它好像懂得知足常乐,不贪得无厌;水受到阻拦,或慢或转,它好像知道谦和礼让;水滋润万物 , 它好像很仁慈;水扬清激浊 , 洗涤万物 , 它好像在教人求真求善求美;水有刚强的一面,胸怀志向,百折不回,它好像有韧性;水或深或浅,清澈透明,它好像很纯洁;水小可成滴 , 大可成洋 , 它好像很有气量…… 。
以上就是【孔子游春是一篇什么文章 , 孔子游春阅读答案】相关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