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会
百会别名三阳五会 , 头为诸阳之会 , 拔此穴或常按摩对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功效 。 其提升作用显着 , 对脏器下垂有特效 。 本穴位拔罐时常需要理发 , 否则密封效果不好 , 影响疗效 。
百会穴位于头部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点 。 其作用是平肝熄风 , 清热开窍;升阳益气 , 醒脑宁神 。
七、大椎
大椎属督脉 , 在第七颈椎与第一胸椎突出正中处 , 低头时明显 , 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处 。 大椎位于人体背部极上 , 故为阳中之阳穴 , 具有统领一身阳气 , 联络一身阴气的作用 。 常拔此穴 , 具有调节阴阳 , 疏通经络 , 行气活血 , 清热解毒 , 预防感冒 , 增强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
八、内关
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重要穴位 , 位于掌侧腕横纹上 , 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 有宁心安神 , 理气和胃 , 疏经活络等作用 。 常拔此穴 , 使心包经气血畅通 , 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 又因手厥阴心包经历经上、中、下三焦 , 对肺脏、胃肠道疾病也有很好疗效 。
九、合谷
合谷就是俗称“虎口”的部位 。 属手阳明大肠经 , 手阳明大肠经经从手出发 , 沿手臂外侧 , 一直到头面部 。 合谷有清泄阳明 , 祛风解毒 , 疏经通络 , 镇痛开窍之功用 。
经常拔罐可使牙齿健康 , 也可以治疗牙痛、面部疾病 。 也能保持大便畅通 , 有利于排出毒物、废物 , 起到养颜、抗衰老的作用 。
拔罐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拔罐的禁忌症
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禁用拔罐 , 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
2、新伤骨折、瘢痕、恶性肿瘤局部、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处、局部皮肤弹性差者禁用 。
3、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 , 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 。
4、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高热抽搐者禁用 。
5、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 。
6、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用 。
7、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等禁用 。
二、拔罐的注意事项
1、拔罐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 夏季避免风扇直吹 , 冬季做好室内保暖 , 避免感受风寒 。
2、注意清洁消毒 。 施术者双手、受术者拔罐部位均应清洁干净或做常规消毒 , 拔罐用具必须常规消毒 。
3、拔罐可使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小水珠、出血点、瘀血、瘙痒等现象 , 均属正常治疗反应 。 一般阳证、热证多呈现鲜红色瘀斑;阴证、寒证多呈现紫红色或淡红色瘀斑;寒证、湿证多呈现水泡、水珠;虚证多呈现潮红或淡红 。 若局部没有瘀斑 , 或虽有潮红 , 但起罐后立即消失 , 说明病邪尚轻、病情不重或病已接近痊愈 。
4、一般拔罐后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 。
5、拔罐过程中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目眩、心慌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神昏仆倒等症状 , 此为晕罐 , 应立即停止拔罐 , 让患者平卧 , 饮温开水或糖水 , 休息片刻 , 多能好转 。 晕罐严重者 , 应针刺或点掐百会、人中、内关、涌泉、足三里、中冲等穴位 , 或艾灸百会、气海、关元、涌泉等穴位 , 必要时及时送入医院进行急救 。
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中医拔罐 , 拔罐的穴位以及拔罐的禁忌与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进行了非常丰富的介绍 , 大家现在是不是都已经对中医拔罐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 如果大家喜欢小编介绍的知识 , 那么不要吝啬 , 一定要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哦 。
推荐阅读
- 品牌如何借势清明节,写好活动策划海报文案?
- 跟支付宝学习如何写“讲故事”的文案
- “整本书阅读”如何实践?这里有北京四中优秀语文老师的详细教学案例!
- 如何关闭Windows-7-Aero-Shake功能[图解]让您百战百胜
- 如何删除手机QQ相册?猜你喜欢的
- 如何治疗发育迟缓
- 中医治病 治疗痛经中医有奇招
- 甲亢能治好吗 中医治甲亢偏方
- 淘宝如何规避同款不同价商品的方法 淘宝同款不同价怎么选
- 分享撰写广告策划书的7个步骤 广告策划书该如何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