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
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
(3)分析第三阶段 。--难受、懊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
课后练习二的每个句子:
①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
②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
③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 。
④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
(4)分析第四阶段 。--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
(5)老师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
【教学提示】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朗读时需要注意的哪些重点段落 。
【教学提示】
引导学生速读课文,进行组内交流 。
【学法指导】
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故事发生、发展、结束的过程 。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
【学法指导】
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 。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 。同时,心理描写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还起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 。
板书设计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疑惑、诧异
课上(发展)难受、懊悔
下课(高潮和结局)悲愤、懂事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
3.利用小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学习过程
目标导学一:揣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 。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
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学生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句,然后放声朗读,仔细揣摩 。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 。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峰 。
语言描写: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 。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
2.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推荐阅读
- 新课标高一语文教案例文
- 新教材高一语文上册教案 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范文
- 2021新高一语文教材电子版必修一 2021年高一语文电子版新修订教案五篇
- 2022年新版高一语文书 2022年新版高一语文教案
- 2021一年级上册期中试卷语文 2021版新高一年级语文教案
- 2021年份高一语文教案新编模板总汇
- 部教版高一语文教材新编授课教案五篇
- 高一语文授课电子版教案五篇
- 高一成绩不好,高二还能赶上来吗 高一成绩不好高二能赶上吗文科
- 高一语文备课教案教材新编五篇